BIM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在施工前将建筑在电脑里模拟建造一遍,在施工前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。所以,BIM技术应用越早,价值越高。如果项目已经施工了,很多BIM应用将错过相当佳时机,如:
投标方案:在投标阶段,BIM无疑是亮点之一。商务标方面,利用BIM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算量,一方面方便对外不平衡报价,“预留”利润;另一方面对内进行成本测算,提前了解利润空间,便于决策。在技术标方面,可以提前展示BIM在施工阶段的价值,碰撞检查、虚拟施工、进度管理、材料管理、运维管理等,提高技术标分数,从而提升项目中标机率。
前期场地布置:在施工单位进场前模拟现场的场地布置模型,如:办公场地等,如果前期模拟好场地布置,则可以相当大的节约施工用地,减少临时设施的投入,从而降低成本。同时通过对材料运输路线的方案模拟相当大限度的减少场内的运输,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。
施工专项方案模拟:在施工前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专项方案,利用BIM的可视化,帮助施工人员判断方案的合理性,或者通过模拟多项方案,帮助制定相当佳方案决策。施工专项的方案模拟还可以帮助现场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施工方案,提升施工水平与效率。
高大支模查找:施工前通过BIM系统可以快速查找和定位出楼层中需要高大支模的位置,人工筛选查找高大支模的位置会导致效率低下;其次会出现遗漏,如果在施工后才发现有部分遗漏,这样工程的施工安全会存在很大的隐患。
支撑维护与主体碰撞检查:施工前地下支撑维护模型和地上主体结构模型,进行碰撞检查,不仅校验支撑维护方案的合理性,同时还能检验出支撑结构与主体结构间存在的碰撞点,避免在主体结构施工时支撑围护影响主体结构施工。
图纸会审:图纸会审可以提前发现图纸的缺点,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,避免返工节约工期;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才发现图纸问题,会造成不必要的返工,费材费工的同时施工进度也相对滞后。
地下部分复杂节点交底:施工前通过BIM可视化模型提前对地下部分节点,尤其是基础部分的复杂节点进行交底,通过BIM模型的可视化交底,不仅让现场的技术员深刻的理解图纸,更能避免对图纸错误理解从而造成的错误施工。
材料上限控制:施工前通过对工程量精确核算,可以对现场的进料以及备料做好精确材料计划,控制好材料的上限;前期材料上限控制,不仅避免在施工过程中进料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增加成本,而且对公司和项目整体资金的合理安排提供保障。
预留洞:施工前通过碰撞检查系统查找出设计图纸中遗漏的预留洞口,避免在施工后发现该预留的洞口没有预留而凿洞返工,不但费时费工影响施工进度,而且现场凿洞返工对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存在结构安全隐患。
资金计划:项目前期需要进行项目的成本分析与资金计划,使用了BIM,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了解项目的成本进展与需要准备的资金情况,对于后续的成本管理与现金流管理有巨大的作用。
BIM应用越早,价值越高,项目部成员对BIM的认可度也越高,BIM的推进也就更快更有成效。介入晚一些价值体现不明显,部分使用者容易对BIM产生疑问,影响BIM在公司的推行。无论是企业,还是单个项目,BIM应用越早,对于企业、项目的价值越高。反之,则会错失很多机会。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